top of page

摩洛哥(最後的最後篇)

嗨又是 姐結菲菲 此篇保證是最後篇了 (文長慎入)

帶著台灣思想英國影響 來到了非洲回教國家 文化衝擊 是不可避免的 這不也就是我們旅行的意義和樂趣嗎?

此篇分成四部分:語言,宗教,飲食,服裝

1語言:

摩洛哥主要語言是阿拉伯語跟法語,而柏柏爾人用柏柏爾語。基本上我一直是秉持著入境隨俗的習慣,但

是這次失算,帶著覺得英文也可以通的想法去旅行,在卡薩布蘭卡馬上就碰壁了。因為卡薩主要發展並不

是旅遊業,所以英文普及率並沒有很高,而我帶著自己為英文應該可以通的想法,這實在很愚蠢(掌

嘴),不能因為在許多國家可以用英文溝通,就忘記了應該尊重當地語言文化的重要,我想帶著覺得到每

個國家人民都應該會說英文的想法,裡頭就包含了些許的優越和自大,忘記尊重每個地方的獨特性,這也

許也反應了殖民主義的遺毒,即使到了後殖民主義時期,我們的些許思維還是深深的被影響,所以我希望

我能常常提醒自己,不要是很多視為理所當然,能夠獨立的思考每個現象背後的原因,才能顯示出個體獨

特的珍貴。

『下圖為耐吉杯杯(我們在菲斯的導遊)的真跡』

2宗教:

2-1

毫無疑問的,回教徒佔大多數。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回教婦女的服裝,她們頭會圍頭巾,身體著長袖

長褲,作用是保護自己,不讓其他男性看到自己的身體,因為那是丈夫的特權。而我自己的解讀是比起獨

立的個體,女性更像是是男性的財產,需要男性保護。男女在婚前是嚴禁親密接觸的,也許對未婚男性來

說,女性是非常神秘他們迫切渴望想進一步了解的。

為什麼我會這樣感覺呢?我們一群女生走在古城巷弄中,總是有成三五成群的年輕男生盯著我們看,那種

眼神讓我感覺彷彿可以透視我們衣服。我們穆斯林朋友跟我解釋,我們一看就非回教徒,他們覺得相較於

他們國家得女性,我們對男友交往跟親密關係的看法比他們更開放; 再者,他們從來都看不到他們國家女

生的身體,所以才會對我們發射如此好奇又帶侵略性的眼神(白話來說就是精蟲衝腦沒別的了,哈哈

哈)。

(各種不同的頭巾圍法)

2-2

再來引起我好奇的是回教徒的一夫四妻制。我們在菲斯住的民宿老闆就娶了三個妻子。這樣想起來,婚前

的禁慾似乎很值得是不是XD XD XD 。其實,一夫四妻常常被誤用,根據我的回教徒朋友釋意,那是因為

以前他們的先知穆罕摩德時期,因為打仗關係,有很多寡婦,為了可以多照顧一些寡婦又不觸犯男女不能

親密接觸的戒律,才有了一夫可以四妻的由來,但是先決條件是,要娶下一個老婆前面的都要同意,而且

一個丈夫對待他的所以妻子都需公平(如一位妻子有一台BMW車子,其他的妻子也都要有 )。我尊重所

有的宗教,但我的疑問是,什麼是公平?誰來衡量公不公平?就算不公平,誰能替受害者伸張正義?(如

果有一位妻子不會開車那,需要輪椅,那怎樣做才會公平?) 當然也可以跟丈夫約法三章,不能娶其他太

太,那如果感情消退丈夫反悔了呢?當然你也可以說,就算一夫一妻制,也不能保證丈夫不會愛上別人,

也不能保證感情永遠都好。對,沒錯,但准許一夫多妻的本質上,是像以前一樣希望能保護婦女,還是直

接認定女性無法保護自己,抑或是確立女性的次等權利?這也是很有趣的思考

2-3

回教教義崇尚簡樸,但貧富階級還是必然存在啊,這時,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出現了,他們的房子外觀都

差不多,但是有錢人是不會放棄奢華的享受,所以他們會把錢撒在房子內部裝潢建設,比如我們在馬拉

跟菲斯住的民宿外觀都差不多,但是內部建設卻是如同飯店四星跟一星的差別,真是個有趣的現象。

(給大家回味一下華麗的內在)

3飲食

我們跟摩摩的飲食習慣意外的吻合,他們因為是沙漠氣候,幾乎沒有什麼葉菜類(怕便秘可以多喝優格(酸

奶)他們的優格天然又好喝,我個人是希臘優格狂熱者,所以可以餐餐吃優格),可是根莖瓜果卻很多,烹

調方式也很天然,不吃豬肉這點我更是愛到不行。還有在我第三篇馬拉的文章裡面的影片可以看到他們早

餐很愛吃各種餅類塗果醬蜂蜜或奶油,再來杯咖啡,我只能說what a wonderful morning ^^

(這是典型的早餐 塑膠小盒為優格)

(下圖。豪華的午晚餐前小菜)

(下圖 非常健康的couscous,味道清淡天然,吃起來很像雞肉蔬菜蒸 )

(摩洛哥以前被法國殖民所以可以吃到法式食物,下圖為可麗餅)

最後不得不大力稱讚一下他們的果汁,從現榨得柳橙汁到石榴汁都超!級!好!喝! 在這個充斥著化學調

味料時代,天然得食物是多麼難能可貴,所以我們八天幾乎每餐都吃摩洛哥傳統食物none stop ~

4服裝

傳統服飾

Takchita

(下圖 右上角是摩洛哥國王和他妻小,摩摩國民很敬愛他們的國王,所以自發性地會掛上國王照片)

Takchita通常只有慶典或是婚禮種特殊場合才穿(上)

而腰帶是他們爭奇鬥豔的工具

Kaftan 是他們另一種傳統服裝(下)

Djellaba 是男性的傳通服裝,穿起來好像巫師袍(噗)

最後是柏柏爾人傳統服裝

基本上都是走防曬又通風透氣的路線,既適合沙漠氣候又符合宗教要求。

最後感謝我的阿呆隊友滿足了我任性遊非洲的要求(只為了實現踏遍五大洲的膚淺願望),

一路旅程真的是超級不平靜,但是這是我目前最喜歡也最難忘的旅遊回憶了,

在打這些遊記時,回憶和感受一直湧現,對我來說旅途的一切都是最美的紀念。

完~

  • Twitter
  • LinkedIn
  • Facebook

©2018 by fifi.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