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大家好
我是小妹賊妮
今年9月底安排了一趟張家界五日遊(9/25~9/29)
從小就常聽別人讚嘆張家界是此生必看的美景之一
今天終於能親眼目睹它的風采啦!
由於前往張家界的車程較長
第一天跟最後一天幾乎都在搭車
所以這一篇就將Day1跟Day2濃縮在一起囉!
Day1—綠皮火車初體驗、武陵源溪布街、代記私房菜
我們這次訂的是綠皮火車、速度較慢
從武漢出發到張家界大約需要半天的時間(中途在長沙轉車)
特別的是這班火車是臥鋪(註1)
整個路途比我想像中的舒適、安穩
床鋪也很整潔
所以只要準備好食物以以及可以打發時間的東西
(或是像我一樣從頭睡到尾><)
整體而言臥鋪是很難得的經驗,有機會可以體驗看看!
中途在長沙火車站轉車,很local的一個車站
跟鄉土劇裡早期的火車站很類似
站務人員會用廣播器廣播車次、催大家趕快上車,超酷!
全身綠油油的綠皮火車,長得有點類似台鐵復興號
走進車廂內是一間間的小房間
走廊上鋪著地毯,可降低走路的聲音,讓旅客能夠在房間內好好休息!
一個小房間可以容納四個人
坐位是上下舖,每個床位都有附棉被跟枕頭
中間的小桌子則是共用的,底下還有插頭可以充電!
經過一天的舟車勞頓,終於到張家界啦!
當天陰雨綿綿,氣溫僅有17度
還有出門前查了氣象有帶厚外套,
不然真的會冷屎(瑟瑟發抖)
張家界火車站位於張家界市
由於我們計劃隔天一大早就要直接去位於武陵源區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
所以要再轉搭客運到武陵源區(註1)
抵達武陵源時已經20:00了,我們便直接到民宿CHECK IN
這次住的是隱舍民宿
房間雖然不大但很乾淨,熱水夠熱水量也很大(拇指)
老闆娘人很好,都會主動提供旅遊攻略給房客
真是懶人救星,哈哈哈!
民宿提供的手繪張家界國家公園導覽圖
一切安頓好後,我們便到附近的餐館覓食
來到張家界當然要吃當地的土家菜啦!
這家代記私房菜在網路上的評價不錯
我們當天用餐時其實已經過了吃飯的時間
店裡還是有好幾組客人
便決定是這間啦!
我們點了雙人套餐 (98RMB/組)
含三下鍋、手撕包菜跟番茄炒蛋及冬瓜湯
來張家界必吃的就是「三下鍋」(註2)
這道菜幾乎是每個餐館都會有的菜色
三下鍋主要可以選三樣葷料
例如臘肉、大腸、排骨、豬頭皮、豬腳等等
再另外搭配土豆、小黃瓜、豆干、花椒、青辣椒等配料一起煮
而三下鍋的吃法也分乾鍋與湯鍋之分
乾鍋是沒有湯的,個人覺得比較香~
這道菜我們一吃就愛上
之後一連好幾餐都吃三下鍋,不愧是來湖南必吃的經典料理!
另外兩道菜也很家常味,
被我們吃光光啦~
吃飽喝足後我們決定到附近的溪布街晃晃
溪布街是以土苗風韻為主調的一條老街
夜晚的溪布街上建築燈火通明
街道上充滿古色古香的氣氛
街上除了賣各類名產外
還有很多家酒吧,裏頭都有人駐唱
喜歡小酌一杯的人晚上可以到這邊放鬆一下~
不過由於當天天氣不好
很多店家提早就打烊了
所以我們稍微晃晃、拍拍照就回民宿休息囉!
-------------------------------------------------------------------------------------------我是一條分隔線---------------------------------------------------------------------------------------------
Day2—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十里畫廊、金邊溪)、康記特色餐廳、魅力湘西
第二天的早餐是在民宿用餐
這邊的早餐都習慣吃粉啊~麵啊~這類的
或是清粥配醬菜、小籠包等等
以中式口味為主
我點的是雞蛋粉(10RMB/人)
湯米粉上放個煎蛋上,再放上一匙肉臊
簡單樸實的滋味,就是道地的湖南早餐
吃完早餐後,外頭依然下著綿綿細雨
所以我們決定今天比較輕鬆的路線
等下午天氣好一點再出發
因為早上吃了民宿的早餐覺得味道不錯
所以中午一樣請民宿準備午餐
岩耳燉魚鍋
岩耳(註3)是一種珍貴的食材
生長於張家界的峭壁之間
由於不易取得,因此十分珍貴
這鍋湯除了鮮美的魚之外
還放入豆腐跟青辣椒
燉煮後的豆腐吃起來又嫩又入味
魚則是附近溪邊抓的小魚
雖然體型不大,但是肉質很細膩,魚刺也不多
在冷冷的下雨天能夠喝上一碗暖暖的魚湯
這個好滋味真讓我念念不忘
到了下午,天氣終於漸漸放晴
我們便出發去張家界國家公園囉!
在路上看到了一家賣酒的
店門口有個很有趣的布置「摔碗酒」
摔碗酒是土家族流傳800多年的習俗
當地稱biang當酒(「biang」指東西落地碎裂響亮的聲音)
豪爽的土家兒女,不管是喜宴、聚餐請客
甚至離別前心情不好都會痛飲一番再摔上一碗
讓土家人熱情好客,率真灑脫的性格展露無遺
終於到達景區入口啦!
張家界國家公園的範圍非常大,大部分的人都會在這停留至少兩天
因此建議大家可以買四日套票 (門票228RMB/人)
在這四日可以在園區開放的時間內遊玩
在這四天內不用一直重覆排隊買票
憑票卡即可入場
張家界國家公園是屬於政府管理,所以門票都是依照公告收費
(上圖參考自網路)
張家界的遊玩路線大致上可以分為「山上」、「山下」兩條路線:
1.山上
景致壯闊,同時也是電影阿凡達的取景地
不過走此路線要選在天氣好的時候
不然山上都是霧,看不太到風景,且地勢較陡
(EX:袁家界、楊家界、烏龍寨)
2.山下
較不受天氣影響,山路較平坦好走
(EX:十里畫廊、金鞭溪)
第一站—十里畫廊(建議停留時間1.5hr)
十里畫廊為一條5.8公里的狹長峽谷
是國家公園內的旅遊精華之一
他的特色是在山谷兩側,有著豐富的自然景觀
走進十里畫廊猶如在畫中
其中孔雀開屏、採藥老人、壽星迎賓、猛虎嘯天等最為著名
在景區裡還有一個猴園
是半開放式的
裡頭的猴子都很親人
完全不怕生!
園區內賣的當地特色的小吃攤
由於張家界盛產葛根粉
便買了一塊葛根糕嚐嚐
吃起來有著淡淡著甜味
口感QQ的,很像發糕
**貼心叮嚀**
十里畫廊有提供自費的小火車(單程38RMB/人)
小火車上有一些景區介紹
建議可以去程搭小火車,回程用走的
而且做小火車跟走路的感覺不大一樣
兩種玩法都很值得一試喔!
第二站—金鞭溪(建議停留時間1.5hr)
張家界金鞭溪全長7.5公里
金鞭溪沿線是武陵源風景最美的地界,
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峽谷之一」
在金鞭溪旁還有一個張家界地質博物館
裡頭有張家界地形的詳細介紹(註4)
還有關於張家界的少數民族的文化,值得一看
走完這兩個地點後已經是傍晚
由於我們晚上有預定看這邊的特色表演—「魅力湘西」(註5)
所以所以便決定早點下山吃飯去囉!
這天的晚餐依然是三下鍋 哈哈哈
來張家界我們幾乎每天都吃三下鍋
冷冷的天配上熱呼呼的鍋物
真的超幸福~~~
今天吃的這一家是「湘健土菜館」
我們點了雙人套餐 (87RMB/組)
除了一份三下鍋之外,還有一盤高麗菜跟山苦瓜炒蛋
這一家的三下鍋是湯鍋的做法
裡面的料超級多~
看看這個邪惡的肥腸~現在看到照片還是很想吃~
高麗菜則是用生抽加上蒜頭大火快炒
整體來說這一家的口味比較重,但是用料大方
店裡生意超好,老闆也很熱情招呼
雙人套餐吃完超級飽!CP質蠻高的!推推
吃飽喝足後準備去看魅力湘西的表演啦!
遠遠就看到劇院外超~多人
都是等著要入場的觀眾
魅力湘西主要以張家界少數民族的傳統歌舞為主
整場演出有兩個主持人帶領氣氛
一開始便由氣勢磅礡的擊鼓表演做開場
整齊劃一的動作配上鼓聲實在很震撼!
整場秀主要在介紹湘西土家族的民俗文化
例如土家族男女的戀愛、哭嫁、湘西趕屍等等
中間除了舞蹈之外,更穿插許多民俗技藝
整個佈景隨著表演不停的切換
演出人員也都是舞蹈跟武術皆備
讓整場表演2個小時都沒有冷場
是十分有誠意的一場表演!
**補充小知識**
(註1)張家界汽車客運
張家界市→武陵園區:20RMB/人,車程約40分鐘
在火車站旁有很大的客運站,可以通往其他區,班次不定,大多從7:00~19:00 但有時人少的話末班車會提早,建議大家要多抓一點時間!
(我們當天遊客不多,末班車18:30就開走了)
(註2)三下鍋由來
相傳明代嘉靖年間,朝廷徵調湘鄂西土司兵上前線抗倭,恰好趕上年關,為不誤軍機,土司王下令提前—天過年,於是臘肉、豆腐、蘿蔔一鍋煮,叫吃「合菜」,以後演變成「三下鍋」。
如今張家界的三下鍋不再是臘肉、豆腐、蘿蔔一鍋煮,多為肥腸、豬肚、牛肚、羊肚、豬蹄或豬頭肉等選其中二、三樣或多樣經過本地的土廚師特殊加工成一鍋煮。
(註3)岩耳
岩耳又稱石耳,張家界三寶之一,屬真菌植物,多生長在張家界景區懸崖峭壁上,無法人工培植,既是食品、又是藥品
(註4)張家界地形
張家界地貌是砂岩地貌的一種獨特類型,它是由石英砂岩為成景母岩,以流水侵蝕、重力崩塌、風化等作用力形成的以棱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為主的地貌景觀。
張家界地貌發育過程完整,在砂岩地貌景觀中具有系統性、完整性、自然性、稀有性和典型性等自然屬性,於199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2004年被列為首批世界地質公園。
張家界可作為研究砂岩地貌的典型地點。
(註5)魅力湘西
是張家界著名的表演,內容主要是以土苗傜白各少數民族的傳說習俗衍生而來,結合雜耍特技的歌舞表演
ㄧ天有兩場,一場約2小時
訂票方式有兩種:可以上網訂票,有些民宿也有代訂票的服務喔!
另外,票價依座位也有所不同,我們當時是買VIP票 180RMB/人
座位是在一樓的中間,視野不錯喔!
*以上幾個tips給對張家界有興趣的捧油參考 ^^
掰囉~